各学院:
2021-2022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教育课选课和选修课补选/退选工作从暑假开始,现将有关选课要求、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通识教育课
1.具体要求:每位学生一学期最多可选修2门。请同学们在选通识教育课前,务必到所在学院先了解本专业对通识教育课的修读要求,特别是学分、课程归属和课程类别的要求,避免盲选、错选、漏选。
根据通识教育课教学改革要求,2020版通识教育课课程归属分自然与科技、经典阅读与写作、创新与创业、劳动与生活、人文与社会、艺术与鉴赏等六个模块。
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通识教育课的要求一般为:
年级 |
通识教育课程要求 |
2018-2019级 |
①理工类学生要求人文社科类和公共艺术类各2学分 ②文管类学生要求自然科学类和公共艺术类各2学分 ③艺术类学生要求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各2学分 |
2020级 |
经典阅读与写作、人文与社会、艺术与鉴赏、自然与科技、创新与创业、劳动与生活等模块中任选3个模块,其中①非艺术类学生必须选修不低于2个学分的艺术与鉴赏课程,②艺术类学生如选修艺术与鉴赏课程不得高于2学分 |
两版课程归属对应关系如下表:
原课程归属 (适用于2018-2019级) |
对应2020版课程归属 (适用于2020级) |
自然科学类 |
自然与科技 |
人文社科类 |
经典阅读与写作、创新与创业、劳动与生活、人文与社会 |
公共艺术类 |
艺术与鉴赏 |
校内通识教育课上课时间为每周二晚上和周四晚上两个时间段,从第2周开始上课。
下学期继续在通识教育课中开设网络课程(1学分/门或者2学分/门),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课。网络通识教育课的考核成绩由观看视频、完成章节测试或作业和在线考试三部分组成,考核通过后获得相应的通识教育课学分。网络课程已在通识教育课课程名称中标注,具体修读要求、操作说明、注意事项会在开学后第三周左右由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发布。
2.选课规则和时间节点
(1)初选时间为2021年7月20日9:00-8月30日9:00。初选不分先后、不限人数,学生在每个时间段可以选择课程归属相同的课程3-4门,并排出志愿顺序。通识教育课的初选人数以选该课程的第一、二志愿学生人数为统计依据,若初选人数小于或等于限定容量,则全部中选,若初选人数大于限定容量,系统将随机产生中选学生名单。对未能按第一、二志愿中选的学生,系统将自动检测下一志愿的课程是否有剩余容量,若有剩余,根据剩余容量产生学生名单,以此类推。
(2)初选结果公布时间为2021年8月31日,请同学们及时登录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查询通识教育课是否被选中(若课程被选中,学分制系统中“我的上课课表”可查询上课时间和地点,若课表不显示则说明课程未被选中)。教务处将在第一周停开选课人数低于30人的通识课,并及时公布实际开设的通识教育课课表。学生可补选尚有余量的通识课,先选先中;若选课有误也可以退选,补选/退选时间为2021年8月31日10:00-9月10日15:00。
二、选修课
1.选修课补选/退选时间为2021年7月20日9:00-9月13日9:00,需要调整选课的同学务必在这期间完成,退选一定要慎重操作,以免影响选课结果。选课人数不足15人的课程停开(少于30人的专业可适当放宽,但应达到该专业学生数的二分之一),教务处将分别在第一、二、三周的周一公布停开选修课程目录,请同学们注意查看。
特别提醒:因各年级教学计划有差异和教学计划调整,课程名称基本一致且已及格的选修课程不要重复修读,毕业审核时不重复计算学分,以免影响毕业。
三、必修课
各年级专业的必修课是根据教学计划默认在籍学生全选,学生(特别是延长学习年限、留级、复学的学生)若有课程已经提前修读并取得学分,请务必在2021年7月20日-9月13日9:00内在学分制系统将其退选(请慎重操作,不要误删课程),否则将视为正常修读该课程并计算学分学费。
请各位同学认真对待选课工作,仔细阅读选课规则和要求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,提交选课计划后,请立即在学分制系统查看“我的选课情况”,确保选课成功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选课的学生,逾期不予补选。未经网上选课自行听课的学生,参加修读课程过程无效,不具有期末考试资格。初选、补退选课程经由学生本人操作,如果委托他人选课,选课结果也由委托人负责。
教务处
2021年7月9日